上周,华北雾霾再次来袭,京津冀鲁豫协同抗霾,短期京津冀市场需求不足一成,部分市场基本停滞。
11月,西南各省均有价格调涨行为,其中贵州领涨,川渝两省继续联动推涨,而云南月内虽有价格上涨,然而最终调涨失利。从累计跌幅看,受房地产端水泥需求萎缩拖累,云贵年内已累计下跌二成左右。
前三季度,中国水泥行业销售总收入达6464亿元,略高于2012年同期,然而利润总额却仅有184亿元,较2012年大幅减少48%,行业出现鲜有的量价齐跌现象,行业寒冬是否到来?水泥企业应如何应对?本文就此给出个人判断,仅供业内参考。
上周中南多地水泥需求偏弱,价格也随之下滑。个别地区年底促销降价也开始启动,销量有所上升。近期粤西各项工程有所加快,需求销量上升,市场处于销售小旺季,加之广西价格上调带动。十月以来湛江、茂名、阳江等多地袋装价格上调10-20元/吨。
西北各地工程渐入尾声,上周水泥价格保持低稳运行。1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北方采暖区全面试行冬季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根据《通知》安排,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自2015年12月1日起至2016年3月31日实行冬季水泥错峰生产。
上周云南省水泥价格因需求等原因上涨失败,贵州需求回升带动价格上调,整体压力不大。四川成都地区散装水泥价格调涨力度加大,但未能带动周边市场。重庆呈总体平稳状态,西藏则进入传统淡季。
上周东北三省天气有所好转,但进入传统淡季,水泥市场需求下降的趋势难以扭转。总体来看,东北水泥需求还将缓慢持续下降,勉力维持到月底,水泥价格大稳小动,暂无下调理由。
据市场反馈,前段时间华北受雨雪天气影响,水泥需求下滑较大,而近期也时有阴雨,市场恢复有限,区域整体需求疲软。另外,供暖开始加之最近连续雾霾天气,出于冬季大气污染治理考虑,提前停窑可能性增大,15日之后各地将陆续停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