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国水泥行情无上涨表现,市场形势的不乐观使得价格难以稳定。华东水泥市场需求继续下降,仍为全国水泥价格下滑“主力”。中南地区当前水泥价格虽以勉力为主,但已在松动下行边缘。西南与三北地区水泥价格以平稳为主,但三北地区水泥需求、销量向全年最低谷靠近。
元旦过后全国水泥市场行情继续下行,价格下跌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华东市场。华东地区江西市场价格下跌明显,江浙皖行情难守,福建福州市场需求有继续下滑趋势。中南地区基本平稳,广东有先降后涨行为,河南部分企业欲上调。三北市场总体平稳运行,错峰生产基本落实,价格无明显波动。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经历了起起伏伏,水泥供给端也随着需求的变化经历了起起落落。如今,东北地区水泥行业正处于高峰回落阶段,本文将从需求面及供给侧分析东北地区水泥行业的发展周期,同时对东北地区水泥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11月,宏观经济指标仍显疲软态势,投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与1-10月持平,官方PMI较10月再次回落,各分项指标几乎均呈环比下降走势。1-11月,水泥累计产量21.47亿吨,同比减产5.1%,减产幅度大于1-10月累计产量;11月水泥价格延续10月下行走势,月底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98个点。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混凝土企业产量累计1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4%;10月除西南地区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其他地区价格依旧保持下降走势。
11月至今本原本正值华东水泥市场的旺季时节,但今年在11月中下旬华东市场情就早早鸣锣收兵。9月底行情缓慢上涨至11月上旬,整体上扬行情持续时间前后不足2个月,且涨幅也仅3%,这是行业运营十余年间未曾经历的,至12月中下旬回吐前期涨幅。
中东地区一直以来因动荡的政局和庞大的能源储备而受到世界关注,动荡的政局造成部分国家水泥的短缺,而庞大的能源储备又使一些政局较稳的国家成为人均水泥消费的高地,沙特、巴林、卡塔尔甚至超过中国,同样,土耳其、伊朗等国又有着严重的过剩问题,成为令人惊讶的水泥出口大国。错综复杂的宗教与文化差异使得水泥企业无法形成区域性集团,外国巨头市场参与率远低于全球其他地区。
上周,华北雾霾再次来袭,京津冀鲁豫协同抗霾,短期京津冀市场需求不足一成,部分市场基本停滞。
11月,西南各省均有价格调涨行为,其中贵州领涨,川渝两省继续联动推涨,而云南月内虽有价格上涨,然而最终调涨失利。从累计跌幅看,受房地产端水泥需求萎缩拖累,云贵年内已累计下跌二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