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东北市场水泥需求继续缓慢回升,部分地区情况略好于去年同期,但当前需求回升仍不足五至六成水平。
尽管全球水泥价格下跌了10%,然而在卢旺达和其他东非内陆国家,市场小、经营成本高迫使水泥企业通过高价来维持运营。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的水泥充斥整个东非市场也令这些国家水泥业蒙受巨大挑战。
积极拓展市场,深化改革转型。万年青积极拓展新业务,投资合伙成立了投资基金和收购了上海赛泽2.1%出资份额,符合市场多元化投资预期;中材中建材整合,水泥板块改革势在必行,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
3月份,广东水泥价格在中旬再次出现明显下滑,其中阳江市场价格跌幅居首。去年阳江水泥产量增长一倍,区域市场竞争加剧。今年1~2月,广东房地产、基建等投资同比增速远低于去年水平,基建投资甚至下滑0.2%,水泥宏观需求面疲软。
2016年1-2月需求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全年略涨0.2个百分点,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出现增速明显回升,相比之下基建投资增速出现明显下滑。1-2月水泥产量累计2.39亿吨,同比减少8.2%,降幅较去年全年继续扩大。1-2月全国水泥价格继续呈下行走势,2月末中国水泥价格指数为78.07点,较2015年12月末下降1.18个点。
近年来国家经济转型,作为被拉动型的水泥产业,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减缓。水泥需求顶峰已过,需求收缩已成趋势。2015年市场需求超预期收缩,供给端产能依旧持续增长,行业通过阶段性停产、限产举措,仍然无法改变供需严重失调的市场局面,行业效益同比大幅缩水58%。2016年水泥行业在国家供给侧改革之下又将如何发展,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受行业淡季及春节长假影响,全国绝大多数工程及民用需求几近停滞,春节后一周各地工程仍处停工状态,尤其是北方水泥市场受低温影响,启动更加缓慢。
2015年,随着宏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也较去年出现明显下滑。混凝土及水泥制品更直接地面对了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带来的压力与困难,生产活跃度处于历史低位、行业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比增速现近十余年最低。2016年,混凝土行业仍需在需求疲软的宏观背景下实现全面“改革”,企业需要找准方向,实现行业的创新发展。